审核评估信息化,还原课堂实况
课堂教学实况是专家评审的重点,但线下时间难协调、网络直播延时断线、学校设备繁多、平台操作复杂等是专家评审的常见问题。
为此,深圳大学联合奥威亚打造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录播系统与督导巡课平台。平台支持专家根据课室、课表或预览布局开展线上巡查,自主切换、同步观看课堂全景画面、教师画面、学生画面、课件画面与板书画面,实现毫秒级声画同步效果,为专家线上与入校“一体化”评估、校内与校外集体“会诊”模式落地提供环境支撑,充分发挥好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
在提升评估效率方面,专家无需亲临现场,使用手机、电脑及平板等多端访问平台,任意调取录播教室进行巡回查课、随机听课和观看公开课,实现巡课便捷化。在数据安全方面,巡课平台满足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第三级要求。直播全程支持多重权限管理,避免突发干扰。
重塑教学空间,打造“以学为中心”课堂
202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指标设计上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列入审核重点。深圳大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以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为例,打造了精品课、微格教学实训、书写技能实训等信息化课程,这些课程依托于信息化教室建设,从“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导向出发,是学校探索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新探索和新尝试。
在设计新颖的微格教学实训室,一个班的学生被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将会进到相应的微格课室进行试讲。老师会在微格教学控制室中,远程实时掌控每一组学生的训练情况,给予教学反馈。学生的模拟教学训练将通过录播设备清晰完整地录制下来,通过回放视频可以看到自己的教学表现,快速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语音表达和肢体动作。
在微课制作室,教师一键开启设备,多角度拍摄和多画面采集,实现教学内容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记录。随后,课程资源同步归档至云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设计进行视频编辑,构成网络公开课、网络慕课、网络选修课、精品课程资源的应用模式。
在远程教学室,主讲教室和听讲教室均设有录播设备,上课时同步显示PPT课件、主讲老师和提问学生的教学场景。当主讲老师切换为对话模式时,主讲教室的大屏可以切换为听讲教室的情景,实现主讲教师与听讲教室学生的音视频远程互动,提升教学沉浸感,轻松实现多校(校区)互动教学。远程教学设施也支持教师与校内外专家、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学视野,探索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为了提升学校对各个教室的高效管理,教育学部还建设了智慧集控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集控平台,同时管理多间教室,实现远程的批量开关机处理。学校领导在集控中心根据课室、课表,选择教室开展线上巡查,随时调控、切换、放大多间教室教学画面,教室内老师授课画面、学生学习画面、课件内容等多场景清晰可见,满足学校全面巡查和重点督查的应用需求,助力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工作落地。